发布日期:2024-05-17浏览次数:431
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
心系投资者 携手共行动
近年来,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,支付功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便捷,对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。技术创新赋予了支付新的特性,随之也隐藏着难以捕捉的支付风险,支付安全当下已经成为金融行业最受关注对的话题之一。
“购物找零发现是假币”“银行卡被盗刷”“网络购物买来假货”“血汗钱投入非法集资和传销血本无归”“投资证券期货发现上当受骗”……此类现象屡见不鲜,不仅让老百姓的财产受到严重损失,也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了风险。
2024年5月15日是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,也是第十五个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。
合煦智远基金充分响应监管号召,积极落实开展以“心系投资者·携手共行动”为主题的投资者教育宣传活动,专门搜集了几起涉及个人银行账户支付风险的案例,希望大家在学习支付业务安全风险防范知识的同时,也可以提高防范支付风险的意识,注重保护个人银行账户信息,全力守护支付安全。
付款码外泄,被骗数千元
2017年,福建的一位张先生想买一款手机软件,便在网上搜索并搜到一个微信号,在添加对方微信号后,对方表示张先生若想买到手机软件必须要付款200元。没有多想的张先生就直接通过微信发红包给对方,但被对方拒绝了。
对方给出的理由是‘红包和转账,都是给到个人账户,没法入公司账户’,要求张先生直接点击进入微信钱包的付款页面,把条形码上的18位数字码告诉他,然后完成支付后,就能直接进入他们公司账户了。
张先生一想,这样也方便,就按要求将18位付款码报给对方。没一会儿,张先生收到了一条支付2800元的提醒,对方也给张先生发来了微信语音,说“不小心弄错了,我们要把钱通过这个支付渠道退还给你……”
中了骗子圈套但仍不自知的张先生又重复将18位付款码告诉了对方,随即发现自己又被刷走2790元,这时,张先生才发现被骗,当他要求对方退钱时,已被对方拉黑。
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表示:微信付款功能一般在点击进入付款页面后,会显示条形码、二维码和18位数字编码。
这三个码的功能是一样的,就像平时购物扫二维码支付一样,如果把付款码告诉对方,对方一样可以刷走你的钱。骗子就是利用了这一点,在骗走受害人的18位付款码后,直接将钱刷走。
申请贷款,却遭遇“精准诈骗”
2021年3月,辽宁锦州的李女士在手机上收到一则自称是某的短信,并附带“农行快贷春季版快贷App”的下载链接 。
李女士最近正有贷款之意,欣喜之余,她研究了这款快贷APP的贷款利率,发现小额快贷年利率远低于普通商业贷款,而且可以免息三个月,于是李女士化心动为行动,通过链接下载了该App,并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注册了账号。
注册成功之后,“农行快贷春季版”APP的客服向李女士发送了“企业通”App的链接让她下载,李女士毫不犹豫地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软件并注册了账户。紧接着一位自称是“业务专员”的客服通过“企业通”聊天软件向李女士发来小额快贷的具体步骤,李女士据此方式在线提交了贷款申请并通过后,想把所贷资金提现到银行卡里,却发现提现失败。
客服热情而“专业”地解释说“小额快贷”业务办理人数过多,由于李女士办理业务存在网络环境安全隐患,为保障资金安全,她的银行卡被冻结了。如需快速解冻需要李女士先缴纳“保证金”解冻账户。李女士按对方提出的要求和账户转账1万元,半个小时后账户仍然没有解冻,再次咨询客服后得知:自己的银行账户因电子合同未更改导致二次冻结,需要再转3万元到对方账户上来解除冻结。无可奈何的李女士又分2次向对方账户转款3万元,她的贷款账户终于显示解冻,但所贷金额仍不能提现。这时李女士才意识到可能是被骗了,共计损失4万元。
警方提示:办理贷款一定要选择银行等合规金融渠道,亲自操作,切勿轻信电话、短信等声称可以快速办理贷款的广告,切勿将自己的手机卡、银行卡、身份证信息提供给他人使用,同时警惕他人以中介或银行合作机构的名义,声称代客户申请、支用、操作快贷,实则进行贷款诈骗的犯罪行为。
涉及民生领域的经济犯罪,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,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经济犯罪之一。
什么是 “经济犯罪” ?我们又应该如何防范经济犯罪,守护好自己的 “钱袋子”呢 ?
1、什么是经济犯罪?
经济犯罪,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、交换、分配、消费领域,为谋取不法利益,违反国家经济、行政法规,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,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。
但是,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,不是犯罪。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,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,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。除此之外,经济犯罪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:
(1)发生在经济领域。即发生在国民经济的生产、交换、分配、消费诸环节。
(2)主观上为故意,过失不构成经济犯罪,并且一般都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。
(3)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,而与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财产犯罪不同。
2、如何防范经济犯罪?
我们看下经侦支队警察给我们的几点提示吧:
1、看一看
凡是涉及到金融业务的,一定要查看对方公司的资质、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、相关部门的批文等。可在权威网站查证,确认公司是否有金融业务活动或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的资格;投资项目是否属实。
对超出经营范围,频繁变换公司名称、地址、投资项目,张冠李戴、夸张粉饰、项目子虚乌有的理财产品一定要慎之又慎。
2、想一想
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发财梦,天上不会掉馅饼儿。投资,必然伴随着风险。那些许诺超高收益率、现场交本金即付部分提成或利息、在人群流动或聚集区域怂恿群众将房产抵押获取贷款投资的所谓“项目”“理财”等、或群发短信介绍的一些动辄承诺回报率高达百分之百的项目,都是不靠谱的,坚决不能参与。
3、问一问
对于确实拿不定主意的,在投资之前最好能咨询专业人士,起码找几个“明白人”多听听大家的意见。尤其是提醒老年投资者,投资前一定要征求家人或子女的意见。学习投资理财知识,树立正确投资观念,切实守护好我们自己的“钱袋子”
文章来源于新浪市场资讯